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后中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回暖,万物复苏,四川甘孜州高海拔地区积雪和道路结冰却仍严重,就是这个春天,有一股浩荡的春风吹进了正待复苏的山乡,吹醒了千千万万颗渴望萌芽渴望茁壮生长的心灵。
3月8日,北京慈福基金会崔雅琼秘书长、慈福摄影专家于洁老师等一行十余人,历经70余小时的翻山越岭,道路的风雪磨难,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从北京来到国家级贫困县甘孜州新龙县的慈福康巴爱心小学(甘孜州新龙县措卡希望小学),随行带来各种学校紧缺的物资。
自基金会成立运行以来,每年都赴康巴爱心小学行善举,讫今已是第三个年头,本次的康巴之行,由慈福基金会和社会爱心企业中道文创科技有限公司一起组成大爱团队,他们为康巴爱心小学带来20000斤大米,帮助450多个原本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孤贫儿童对抗饥饿,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怀与温暖。
孩子们殷切地盼望、热情高涨地搬运
慈福基金会崔雅琼秘书长(右一)和基金会财务专员张娜(左一)帮助孩子们搬运粮食和物资
贫困地区孩子的午餐,不挑食不抱怨,吃饭时最开心
午饭后,“五元吾爱——高原红脸蛋的高能暖餐”活动进行中,每天午餐一个苹果,为每个孩子的生活添点甜,让这些“高原红脸蛋”每一天都有健康的守护......
中道文创总经理王无际先生(右一)深度了解康巴爱心小学儿童的学习情况
中道文创副总刘秀芳女士(左一)和慈福基金会张娜(右一)关心学习和生活情况的同时,为孩子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慈福康巴爱心小学现在已经成为了新龙县,乃至整个甘孜州的样板学校,老师教学严谨,孩子成绩优异,很多远在他县的家长甚至也想把孩子送到康巴爱心小学读书。
目前康巴爱心小学的学生从5岁到17岁不等,分为六个年级,汉、藏、英三语教学。
念诵藏文高年级班
同一片蓝天下,还有这样多的孩子在饱受着贫穷落后带来的苦难,但愿今天的读书声能换来孩子们明天的幸福。希望孩子们读懂社会爱心人士渗透在其中的拳拳爱意与殷殷希望,从中汲取一点点的温暖与鼓舞,产生成才的动力与决心。
由于居住分散,山势险峻,家庭贫困,对这些山区里的绝大部分孩子来说,住宿学校是必然的,没有其他选择的成长经历。换衣、盥洗、内务整理,全部由孩子们自己完成。
新龙县教育局副局长(左三)、康巴爱心小学80后校长泽仁尼玛(左一)
帅气的90后副校长
慈福志愿者老师王静怡——三年级一班数学老师
有太多的爱心志愿者放弃自己城市舒适的生活,牺牲自己尚好的青春年华,怀揣爱心,来这座“高原天堂”助教,最长的一干就是7、8年,最短也有2、3年。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是恩师,也是父母。
万水千山阻隔不了,语言差异阻隔不了,贫富悬殊阻隔不了,只因为那一双双黑眼睛里也有您的牵挂...
风雨彩虹,慈福大爱,爱与善在我们心中萌芽!真诚希望您能伸出援助之手,让爱与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